2)第32章 察举,酬功!【求收藏,求追读】_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本就受到冲击的皇权将会被进一步削弱,不仅不能成事,反而有利于那位辅国大将军。

  貂、珰皆为宫中宦官佩戴的饰物。貂,即以貂尾为冠饰,珰指的是冠首金属器物。因此常以“貂珰”二字代称宫中宦官。

  华夏两汉时期实行的就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并行的选官制度。

  所谓门阀,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文伯先生呢?

  “佑维,速速进殿,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颁布完朝臣的一系列升迁后,赵钰再度开口道:

  张绣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悄悄塞到对方手中。

  张绣急忙开口劝王朴息怒。

  “陛下诏令,命姓张名绣者,入太极殿觐见!”

  那内侍领着两人来到太极殿旁的一处偏殿外,低声对两人说道。

  花花轿子人抬人。

  “众卿以为如何?”

  说罢,那内侍向两人一拱手,便自顾自离开了。

  而到最后,用谁不用谁,还不是自己这个皇帝说了算。

  赵钰所说的让各府长官向中央朝廷举荐人才,就是所谓的察举制。

  众人纷纷醒悟过来,但想到赵钰已经拿出蛋糕和大家分享了,也就默认了赵钰最后提出的要求。

  改革察举制和征辟制,推行科举制,这不是如今力量薄弱的他需要考虑的,等他羽翼丰满,彻底掌握朝中权利,再说这些不迟。

  陛下给咱们面子,咱们这些做臣子的,也要体谅陛下不是?

  看着群臣默认了此事,珠玉织成的冕旒后,赵钰嘴角勾出一抹微笑来。

  …………

  好个贪财的阉竖,若是不孝敬你这锭银子,你还真敢给忘了不成!

  “多谢这位公公费心了,我和王先生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说完官员推举后,赵钰才终于说到了这次大朝会自己最重要的目的。

  王朴在旁边开口提醒道。

  说到这里,赵钰的眸光穿过冕旒,投向下方群臣。

  也罢,且容那逆臣再嚣张些许时间吧。

  “瞧小人这记性,差点就给忘了,高貂珰让小人嘱咐两位大人,莫要着急,等待殿中传旨便是。”

  你看,他把推举官员的权利给了他们,他们不也就默认了自己额外的要求?

  知道不能吃独食,有好处要大家一起分享,这才是个好皇帝!

  “陛下圣明!”

  “朕尚为少侯爷时,与亡父母出游,遭贼子刺杀,父母双亡,朕之性命也命垂一线,几乎身死。幸得武者名张佑维者出手,救朕于水火之中,否则,朕焉有今日?此救驾之功,朕必厚赏之,以彰其功。”

  又过了好一阵,张绣两人才听到从太极殿中传出的声音。

  听到赵钰这番话,朝中一众大臣看向赵钰的目光顿时柔和了许多,哪怕是太后一党,目光里的敌意也减弱了不少。

  一片歌功颂德声在太极殿中响起。

  赵钰不是不知道察举制的弊端,但他为了拉拢地方,不得不这般做。

  你举荐我的儿子做孝廉,我举荐你的儿子做茂才,一来二去,察举制便将有才干的平民和寒门排斥在外,做官就成了世家大族的玩物。

  不着痕迹的轻轻捏了捏银两,那内侍眼中流露出喜色来,手腕一翻,那锭拜迎便不知道被他藏到了什么地方。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在心底里埋怨起已故的安国侯赵钦了。

  “只有我一人?”

  “两位,且在此稍候。”

  侯爷啊侯爷,您究竟给这位陛下教了些什么?

  然而,哪怕楚子文在心中如何抱怨,也不敢,更不能在此时开口,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察举制虽然有其优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

  这般结果,不出他的所料。

  说到最后,赵钰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玩笑在里面。

  清晨,天刚微微亮。

  “可是先生你……”

  “莫要管我,陛下那边定有安排,你速速进殿才是。”

  在王朴的催促下,张绣方才步入太极殿。

  站在殿门处,望着陛阶上的那道身影,张绣只感到内心翻腾不休,下意识俯身拜倒,叩首道:

  “臣张绣,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