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二八七章 多顺利_全音阶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

  杨景行热情回答:“我二十二了您。”妇女们一片赞叹。

  老人认真讲述:“我六十二,二十八岁过有三十多年,一言难尽……越老越想家。”

  杨景行点头陪笑:“您放心,家里很好。”

  老人看一下两边:“第一次进这个地方,我女儿他们没空叫我来。”

  当着这么多人,杨景行会表现:“您一个人?这么晚了您注意安全。”

  老人抬手指大概方向:“subway,有……”

  热心人很多,不光让杨景行放心也打听老人的家在什么地方,或许可以顺道。

  老人生怕话头被抢走:“你们远道而来,我没有什么好招待……”

  文团长安抚:“老人家您客气了,您来看音乐会就是最好的招待。”

  老人又看看今晚的演奏家们,再想跟作曲家握手的样子:“可惜我女儿女婿没空,他们很忙,都做几份工。”

  杨景行接住老人的手:“还有下次,欢迎您的家人。”

  老人用力点头:“我一定叫他们来,高兴,心里头骄傲!”

  杨景行呵呵点头:“谢谢您。”

  老人酝酿了一下,开始低声念歌词但也有点像是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飘两岸……”这么难听还那么高效率地把自己感动得泪花花的。

  周围凝重了些,连烫卷妇女也认同:“我才过来几年,条件都不差,我也忍不住……”

  中年男人也凑热闹告诉作曲家:“我们刚才对camera说,今天每个华人都感到巨大的自豪,下一次我们一定要请更多的朋友一起来!”

  密切捕捉素材的李记者证实点头:“大家都很激动,在采访中说的话都很感人。”

  杨景行点头感谢,还是先关心老人得早点回家,并且抢美差:“我先送一下茅老。”

  文付江不介意:“你先送茅老,这里我来……”

  但是亲人们依依惜别又花了些时间,而且那些等了这么久的华语华人媒体可不能空手而归,至少让作曲家留个邮箱什么的做个远程采访也行呀。尤老师还是不错的,勇于挡箭向媒体说明杨主任的个人习惯,BBC也不例外。

  央视的李记者也帮杨景行脱困,但也不全是因为义气,她的说法比较委婉:“还有些想法想跟你沟通一下,好素材是在太多了,我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更好。”

  杨景行绞尽脑汁了:“明天早上六点可以吗?”

  记者很敬业,随时随地。

  撇开了那群外行后就都是互相知根知底的几个所谓音乐家艺术家了,大家不用过分端着姿态了,校友问杨景行:“陈群冠这次没时间?你们师兄弟关系不错的呀。”

  杨景行呵:“不敢这么说,我之前很惶恐,知道越多前辈来捧场我越害怕,矛盾。”

  大提琴演奏家鼓励:“今晚过后还叫杨主任是屈才了,我看至少再升一级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