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工作_全音阶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说你没能力体会我的作品,但是有些事毕竟是见仁见智的,有时候简单的恰恰是最好的,跟做数学题一样。”

  杨景行说:“我同意您的看法,既然这样,我建议您是不是把旋律再丰富一下,这样效果可能会比较好,怕听众会觉得太单薄了……”

  对方说:“听众?我从来不迎合听众,这个谁都知道。你们要是觉得不好就算了,我一堆约!”

  ……

  杨景行坚持不懈,最后终于遇到一个靠谱的,但是这个也靠谱得过分了,聊了一个小时还不肯挂电话,简直是想把四零二的作曲技巧和心得都听一遍,而且对杨景行提的意见惟命是从,毫无艺术家气节。

  十一点多,甘凯呈轻轻推开了工作室的们,看见杨景行还在打电话就窃笑起来,他还在一旁偷听,并做怪表情。

  杨景行挂了电话后就笑:“太有挑战了。”

  甘凯呈得意:“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就因为你让我觉得太轻松了……让你体会一下,别太认真。”

  杨景行怀疑:“你故意挑给我的吧?”

  甘凯呈坏笑:“一般,大部分都这样。”

  两个人就这个问题讨论一下,甘凯呈说好多作者不是做音乐,而是研究音乐。真正专业的,应该还是买家要什么样的东西就能尽快给出个**不离十的。可是好些人呢,只是漫无目的地研究,碰巧得到一点成果了就以为那是他才华和汗水的结晶,至于这个成果是否有意义,就不管了。

  专业的接了要求明确的单子,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之内就能给出东西,可研究者呢,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憋得出几句像样的。

  甘凯呈认为这不是创作理念的差别,根本就是态度的问题,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悬殊,和才华天赋什么的无关。事实上,做出来的音乐出经典的几率比研究出来的要高得多。

  在产业中做,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能让作者学更多接触更多,自然你就高端了。可是小作坊研究呢,停留在自己了解的小范围内,结果出来的东西说好听点是风格,事实上就是雷同。

  甘凯呈语重心长:“要救音乐,就要做音乐,不能再研究了。”

  杨景行怀疑:“你提醒我啊?”

  甘凯呈严肃:“我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你。”

  杨景行说:“我还在研究阶段。”

  甘凯呈摇头:“你是高端地做……其实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做,我也不行,你行……你别笑,这是我几十年悟出的道理!好作者,就是要能写口水歌,也能写!”杨景行尴尬地笑:“就算你对我有一点点赏识,也别这么吹嘘自己的眼光。”

  甘凯呈哈哈:“我甘凯呈这么多好话,换一个午餐没问题吧?”

  杨景行点头:“行,随便你点。”

  甘凯呈又说:“两个男人?都带助理。”

  杨景行点头。

  甘凯呈离开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