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五章 诀窍_全音阶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都挺准时地来了,会议室气氛挺热烈,彼此都是行业翘楚,不熟悉也认识,不认识也久仰。校长不必说,有资本又善于社交,贺宏垂也是个知名学者和作曲家,连杨景行都有点名声在外的感觉了。

  会议开始,校长主持,看样子是英语说顺口了,没准备换过来。诸位编委中,好像就杨景行有点困难。

  校长先是简单地说了丁桑鹏的平生和成绩,毫无疑问,老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更重要的贡献是中国音乐的发展和中西方的音乐沟通,是音乐史上的巨大财富。

  直译过来的话,校长的意思应该是杨景行用起“具有说服力的诚意”打动了丁桑鹏,使得这位老人愿意为音乐继续做出“另一种更高更远的贡献”,而因为杨景行的信任,校长自己就接下了这个“集中最优智慧”的活计。

  可能是为了让编委会彼此更紧密或者熟悉一点,校长又多此一举挨个感谢和介绍诸位编委,当然也从侧面说明了他这个主编是非常用心的在邀请智慧。

  杨景行是最后一个被校长介绍的,走的是实事求是以避免浦音人自吹自擂的路线,杨景行那点资历很浅薄,无非就是创作了几首曲子,各位已经多少听过。

  年轻人嘛,应该鼓励一下,唐青带头先和俄罗斯评论起“Pianosonataincsharpminor”,然后当然是“Pianoconajor”更丰富,大家很给主人面子地热闹起来,都能说道两句,至少也点点头。

  杨景行肯定是听不懂那些夸赞,看上去一点不好意思的神情都没有。

  校长找机会阻止这种讨论并回到正题:“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得到丁的信任,并且今天能和这些教授坐在同一房间里……”

  每个人的时间都宝贵,何况这么多宝贵集中在一起,抓紧时间,校长说了自己和贺宏垂跟杨景行的初期讨论,希望大家都出谋划策。

  大家对那种分方向的技术理论探讨都没意见,只是觉得怎么样形成一个整体是个要点。校长当然有准备,说啊说地就开投影,拿杨景行的初稿开始实际操作。

  初稿大家都看过了,有肯定也有疑问,有赞叹也有怀疑。校长让杨景行自己也讲一下,他帮忙翻译,学术开始……

  每一位编委都就各自的内容就行了或多或少的准备,当然每个人都要和大家交流统一一下意见。

  那位主攻“具象音乐”的学生似乎对这些老掉牙的理论也有点兴趣,不过看样子经常张嘴瞪眼跟不上节奏,唐青的助手也是够忙,在笔记本电脑上敲个不停……

  因为杨景行有丁桑鹏的秘籍而且熟读过嘛,这个大优势让他不得不时常发言,不过好在有校长唐青和贺宏垂侧面帮助,他还不至于丢人现眼。

  十点多了中场休息,洗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