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九十六章 琴心_全音阶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孩子演奏家的这点生疏,都很快安静了下来。

  王蕊比齐清诺还响亮地开口了:“谢谢大家,今天晚上能暂别了电影院,ktV,酒吧,穿过都市的繁华,穿过初夏,一起来到这里,支持民族传统音乐,谢谢!”

  这个王蕊啊,彩排的时候就说她太刻意了,结果现在比彩排的时候还严重,饱含深情就像十年前的春晚主持人。

  不过三零六的同伴们好像有思想准备,在王蕊说完谢谢后,大家和她一起鞠躬,然后在观众的掌声中各回各位。齐清诺把王蕊的椅子搬上千,放在王蕊身后,并趁机拍了一下她的后腰,杨景行配合前女朋友,手举老高给王蕊大拇指。

  掌声渐停之后,王蕊继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自豪,令我们向往。可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景色,我们已经很难得见……我为大家演奏一首,希望这首曲子能带着你和我,让我们一起聆听看不到的景色。”这一段又好了不少,没那么刻意了。

  不太成规模的掌声中,王蕊坐下,摆好姿势。

  王蕊好像也和喻昕婷一样,讲话的时候紧张,但是演奏起来就放松自如得多了,比杨景行听到的最后一次彩排还好,该稳的很稳,该动的更灵活。

  是十一首新作中在旋律好听、内容创新、技巧要求三方面做得最为均衡的。而三零六的几件民族乐器中,杨景行最为了解的就是琵琶,甚至超过二胡,平时请教得最多也是王蕊。

  其实对于学院教授或者乐团的独奏家而言,他们能在一首新曲子中听到那怕那么一两个小节是超出他们滚瓜烂熟的范畴的,如果这点东西又恰当合适,那就很大的惊喜了。

  绝大多数优秀的艺术家都有求新的**,而狭隘地说音乐就是排列组合,在悠远的历史上已经有那么多优秀伟大的人进行了各种尝试之后,其实大家对优秀的创新是不抱太大期望的。

  杨景行的求新远不止几个小节,而且对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要求也远不止合适就好。

  对一般乐迷而言,几乎超越了他们对琵琶作品的一贯印象,而且可能是在更动听的基础之上。

  王蕊的台风比刘思蔓收敛,又比柴丽甜开朗一些,大部分时候她的注意力聚焦在乐器上,偶尔在恰到地方会留意一下听众。

  可能是之前休息的时候听了那些音乐家互相吹捧的话受了感染蛊惑,观众席上的人现在都好认真好专注。而音乐家们也都做出了样子,要用实际行动为他们自己说的那些话作证……

  一曲结束后,掌声有了音乐会的样子,均匀、扎实、热烈、持久,不像上半场前半部分要亲友团用力带头,也不像刘思蔓炫技之后得到此起彼伏的叫好佩服。

  王蕊起身,笑吟吟的脸庞和平时的哈哈大不一样,可让人感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