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少数服从多数_桃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那时,突厥所依赖的粮食,也就是牛羊已经死的差不多了,他们要挨过漫长的春夏两季才有足够的粮食,我们在这时进攻必能奏效!”

  长孙无忌一说完,朝堂内顿时响起了一阵阵附和之声,他们纷纷表示,北方正冰天冻地,又眼看年关将至,还是等到过了年之后,冰雪融化之际再行出兵讨伐。这样士兵就不会受到冰寒之苦了,也可以让突厥人尝尝,无粮可吃的下场……

  朝堂内闹哄哄的,好不热闹。

  突然,第三方声音出现了:“大家静一静,辅机之言,某不敢苟同。虽说辅机之言是最稳妥的办法,但我认为应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以最快之速度覆灭东'突厥!”

  说话的是萧瑀,他见以李靖、程咬金为一方,长孙无忌为另一方的两派人争论不休。他帮谁都不合适,所以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不错,《孙子•九地》曰,兵之情主速。本王赞成时文兄的想法,兵贵神速,就让速战速决,犹犹豫豫优柔寡断,哪场战事你都甭想赶上!”

  “不可!先弄明白北方啥情况再计较……”

  “盲目出兵,祸国害民,一定要三思而行……”

  “他突厥境内也不好过,给我五千人马,我星夜驰骋,定在一个月内将颉利牙帐为平地!”

  “…………”

  现场分成了三派人,三派的支持者都踊跃发起言,你争我夺,互不退让。

  李靖一派,主张利用这次突厥人的试探,即刻出兵。

  萧瑀一派,主张不但是即刻出兵,而是派出少量人马,以最快的速度攻打突厥牙帐。

  长孙无忌一派认为,如今北地冰天雪地,自家的士兵不好受,北方的突厥人也是如此。等明年开春,气候变好,突厥的粮食也没有了,那时再攻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但他们讨论了半天,也没人明白李靖的意思。

  其实李靖的意思是:现在即刻组织兵力北上,年前或年后伺机开打。绝不能让突厥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若让突厥人一再的挑衅,我们都做不作出反应的话,人家便大举南下了!

  贞观元年的事件,绝不能再重演。

  但是争红了眼的三方,却在你争我夺中闹哄哄的。争了两个时辰,依然没有争出一个所以然来。

  由于做足了开战前的准备,有两方人同意即时开打,只是打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而另一方坚持开春之后再打,这就造成了相互矛盾。

  李世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得让宦官敲响警钟。他随后清了清嗓子:“任城王、河间郡王、卫国公、宿国公、齐国公留下,退朝!”

  “退朝……”宦官一声唱喝后,众臣面面相觑,但还是行礼后退出了朝堂。

  长孙无忌一脸疑惑的问李世民:“陛下,你可是想……”

  李世民未等长孙无忌说完,便打断他的话:“朕啥也不想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