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杨家姐妹_桃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站到了一旁等候。

  东宫的守卫和皇宫的守卫都是千牛卫,并没有设置独立的机构。

  千牛卫是十六卫之一,也就是左右千牛卫。他们只负责皇宫的守卫,不对外领兵,其他十四卫则遥领全国兵马。

  杨思元到访后宫嫔妃,守卫需要层层上报,最终请示皇帝或者皇后。得到允许后,经仔细检查,才由宫中内侍带入前往,家仆是不得进东宫的,只能在外等候。

  这还不算完,入得东宫之后,还得去内侍值房接受问话。

  如果有钱给,内侍则敷衍了事,如果没有钱,那就麻烦了,连你今天穿什么裤衩都得问出来。

  杨思元按照惯例来到内侍值房,将早已准备好的几贯钱偷偷交给内侍。虽然是公开的秘密,但还是偷偷交的好,否则哪天东窗事发,给钱的人也是有连带罪责的。

  内侍象征性的问了几句,便让人带杨思元进去了。

  杨思元先去的是杨淑妃的寝宫,毕竟杨淑妃的品阶比杨婕妤高,如果先去了杨婕妤那里,那杨思元便不用再到这里来了。

  杨思元可不是那等幼稚小孩,他分得清高低。

  说起李世民的杨姓嫔妃,有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隋炀帝杨广之女和杨贵妃是同一人,但持此观点的学者极为少数。隋炀帝之女在新、旧唐书中被称为杨妃,为吴王李恪、蜀王李愔的生母。

  杨妃的名字、生卒年均不详,因为杨广嫔妃众多,所有嫔妃所出仅三个儿子,女儿却多如牛毛。

  这么多的公主在出生之后恰逢乱世,命都快保不住了,谁会记得他们的出生年月?

  唐太宗后宫的“杨妃”,在赵王李福的墓志出土之后,结合现有的史料记载,直接导致“双妃并存”的现象。

  如果杨贵妃是死后追封贵妃,则证明她去世应该早于儿子李福,在儿子的墓志上才会写上其母最后的封号。

  但李福的墓志上没有写“孝悌”,无法证明杨贵妃早于李福亡故,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杨贵妃是死在李福之后。(出于创作需要,作者将此争议引用)

  三个内侍在前,一人手抱拂尘于前面领路,后面一人提一食盒,正是杨思元带来的。杨思元则跟在内侍后面,低头顺目,他可不敢东张西望,不然要抓起来打板子的。

  随着杨妃所在的寝宫临近,场面有些紧张,现场看到宫女、内侍、太医进进出出,不知发生了什么,杨思元只得感叹来的不是时候。杨思元和两个内侍在外等候,抱拂尘的内侍进去禀报。

  没过多久,进去的内侍出来了,告诉杨思元可以进去了。杨思元便叫上一个提食盒的内侍一起进去。

  寝宫内能看到几个太医和宫女,他们都侍立于胡床的一旁。胡床已放下了帐缦,透过帐缦明显能看出一位年约三十、容貌美艳的女人,时不时还传出咳嗽声。

  杨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