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朱由检与时代最大的不同(求票、什么都求)_崇祯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本崇祯本纪!

  看着面前的信王朱由检,徐光启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他发现,在这个少年王爷面前,如果不是刻意提醒自己,徐光启完全没有面对王爷的感觉。

  他一直感觉,似乎对面站的人,是和他身份完全平等的好友。

  在信王身上,徐光启没有一丝上下之分的感觉。

  实际上,不是只有徐光启才有这种感受。

  所有和朱由检接触过的人都有这种感受。

  前世记忆对朱由检造成最大、最深的影响,就是人人平等的观念。

  在前世各种媒体,各种舆论近百年的宣传下,人人平等的观念是深入人心。

  前世的人们能随意讨论国家大政、世界形势,甚至对最高元首也没有几分敬意。那个世界再自认高贵的人,也会装出一副众生平等的面孔。

  环境影响人,在那种环境中长大的朱由检对等级观念非常淡漠。

  他可以喊皇帝大哥,也称农夫为老大爷,更能和太监去交朋友。做这些,他可以完全不考虑对方的实际身份,这是这个时代的人绝对做不到的。

  幸好,朱由检尊贵的身份,给他披上一层最好的保护层。如果他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可能早就被打死在街头。

  作为王爷有如此行为,他是礼贤下士,不耻下问。要是作为平民百姓还敢如此,那他就是举止狂妄,不分大小。

  天地君亲师,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胆敢无视宗法礼教,那是和造反相同的大逆之罪。

  在这个时代,平民违反宗法礼教,被打死那是活该,没有任何人会为你说话。

  与人平等相待,朱由检自身是没有感觉的,因为平等的观念早就融到他的骨子里了,他从没有感到自己在这方面有特殊之处。

  朱由检一把拉起徐光启的袖子说道:“走,徐先生,咱们去地里看看吧?看看佃户们种的土豆怎么样了。”

  徐光启看看被朱由检拉着的袖子,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对于信王的这种亲密的举动,他倒很是感动。

  信王虽然不懂礼法,可以他王爷的身份,这种举动却完全符合古人礼贤下士的风格。

  土豆地里,笑声布满田野。

  去年有种植土豆经验的佃户们,地种的很快,大片的土豆已经种完。看他们的架势只要再有个1-2天,就能完成全部土豆的种植。

  徐光启仔细观察着佃户们种植时的一举一动,他很开心的对朱由检说:“殿下,看来我们不需要再担心了。这些佃户学的都很仔细,种植方法也都掌握了。子先敢说,只要后期管理跟的上,今年肯定又是一个大丰之年。”

  面对徐光启的喜悦,朱由检本能恭维一句:“都是徐先生教导有方啊。”

  顿了一顿,朱由检有些感慨:“百姓就靠田中作物为生。种植,事关他们生存的根本,他们如何会不用心学。只可惜,肯教他们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