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预支稿费_香江之大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皱,如果说千字五百他勉强能够接受,但预知一百万就很扯淡了,这是在耍人吗?

  他有些微怒,气愤说道:“胡先生,倪匡的千字五百不过是黄玉郎炒作,他在《明报》实际稿费不过千字一百八十,而且预支一百万这个绝对不可能。我希望我们能拿出诚意谈判。”

  胡兵笑道:“恕我直言,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对贵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马成昆忍着怒气,僵硬道:“还请胡先生赐教。”

  胡兵条理清晰的跟他解释道:“第一,千字五百的稿酬虽然很高,但对于贵报的利润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另外你们也可以用稿费千字五百为话题,炒作我和倪匡同价。加上我还是亚唱港区冠军,天才词曲作家,再拉上黄霑,更具有话题性。”

  黄霑+倪匡=胡兵。甭管这个结论对不对,但是很有话题性就行了,虽然没听过胡兵的歌,但是他的小说确实精彩,至少这个结论不至于完全站不住脚。马成昆微微有点惊讶,很快算是认同了胡兵的说法。

  胡兵继续说道:“第二,我退一步,预支六十万。我保证三年之内只为《东方日报》供稿,并且提前预支三十万字的书稿。”

  马成昆问道:“胡先生可是急需用钱,如果哪里需要帮忙,我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胡兵笑道:“现在香江的唱片市场很火爆,我不缺才华,不缺头脑。如果加上良好的市场运营,一定能大卖。不知道马先生有没有投资的想法。”

  马成昆果断拒绝道:“还是算了,我不做唱片。那东西全靠大歌星赚钱,新公司拉不开当红歌手,谁也说不准哪个新歌手能红!”

  虽然他感觉胡兵未来成就不小,但现在开唱片公司有些异想天开了,香江那么多歌手填词人,为什么基本没人开唱片公司,而是选择给别的公司打工,还不是他们不能保证自己一直能有好作品,或者一直红。虽然不断有新人涌现,但他们这些小公司抢不过大公司。

  马成昆还等着胡兵唱片公司破产,老老实实回来给报纸写小说。

  胡兵心道: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啊!我还知道他们的成名曲呢。

  马成昆迟疑了半分钟,说道:“那就这样说定了,书稿你带来了没有?”

  “马经理果然豪爽,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胡兵恭维道,从包里拿出三十万的书稿,“都在这里了。”

  半个小时后,双方如愿以偿的签订了合同。他乐呵呵的拿到五十万的支票。

  胡兵刚走进大厅,迎面过来一个青年,手里拿着纸和笔说道:“胡先生,没想到您真是《搜神记》的作者,我非常喜欢听你的歌,也很喜《搜神记》,能给我签名吗?”

  这人正是刚才那个青年记者,怪不得一大段话基本就在夸胡兵。

  “当然可以。”胡兵笑道,接过纸和笔,在上面签上名字。

  “谢谢。”见胡兵留下签名,那青年十分高兴,正要询问《寻秦记》接下来的剧情,突然看见总经理马成昆过来,吓得连忙打声招呼离开。

  马成昆撇了一眼溜走的青年,笑道:“胡先生的魅力真大!一起喝杯咖啡如何?”

  胡兵笑道:“能让马经理邀请,我荣幸之至。”

  请收藏:https://m.diq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